第25章 苔衣密码(第1页)
上一章 | 目录 | 存标签 | 下一章 |
石库门天井的阴沟泛着腐败的甜腥,陈默蹲身修剪地衣时,孙太太的补丁围裙掠过砖缝。那些灰绿色的生命体在暗处匍匐,根须穿透三年前林蝶衣留下的弹壳。
&0t;陈先生可知地衣能入药?&0t;孙太太抖开防空帘,补丁拼接的图案恰是虹口军港的轮廓。陈默的指甲掐断地衣纤维,黏液沾上采访本,晕染出黄浦江支流的形状。他突然想起南造办公室的显微镜,那些被制成标本的地衣切片里,藏着游击队用绣针刺出的暗码。
&0t;孙先生的药铺新进了滇南药材?&0t;他的指尖在砖缝间游走,摸到半片刻着摩斯密码的铜钥匙。孙太太将防空帘重新系紧,褶皱里露出的数字组合,正是三天前被日军截获的药品运输时间。
&0t;陈先生若是需要止血散,我这有新晒的地衣粉。&0t;孙太太用捣药杵在柜台下敲击着《满江红》的旋律,&0t;就是味道冲了些,和霞飞路诊所的消毒水一个味。&0t;她的目光扫过陈默鞋跟的磨损处——那里藏着张婉茹偷运出的盘尼西林。
&0t;孙太太的地衣粉确实见效快。&0t;陈默将沾着黏液的采访本放进油布包,&0t;上次闸北的李阿婆摔断腿,敷了您的药,三天就能下床了。&0t;他故意加重&0t;闸北&0t;二字,暗示药品的真实用途。
孙太太会意地笑了笑,从柜台下拿出个青花瓷罐:&0t;这是新到的云南三七,专治跌打损伤。&0t;她用指甲在罐口划了三道横线,&0t;不过陈先生要是遇见刀伤,记得配着黄芩煎服。&0t;
陈默注意到罐底用朱砂画着极小的樱花图案,与南造千鹤的尾戒纹路相同。他用铅笔在采访本上画了个问号,孙太太则用捣药杵敲出&0t;军统&0t;的摩斯密码。
&0t;孙先生在的时候,总说云南的三七最补气血。&0t;陈默突然说道,目光扫过药柜上&0t;独活&0t;的标签。孙太太的丈夫正是在淞沪会战中被日军流弹击中,临终前将半片《本草纲目》残页塞进她掌心。
&0t;独活虽苦,却能祛风止痛。&0t;孙太太将青花瓷罐推到柜台边缘,&0t;陈先生不妨带些回去,给报馆的同仁们泡泡药酒。&0t;她的指尖在罐口轻轻摩挲,陈默摸到夹层里的微型胶片——那是日军在浦东秘密修建的地下弹药库坐标。
天井里突然传来日军巡逻队的皮靴声,孙太太迅将防空帘完全放下。陈默假装查看柜台后的药柜,注意到&0t;血竭&0t;的标签旁贴着张泛黄的药方,墨迹与林蝶衣绣在《满江红》上的暗语如出一辙。
&0t;孙太太,最近有日本军医来抓药吗?&0t;陈默压低声音,指尖在&0t;血竭&0t;标签上轻敲两下。
孙太太将药柜抽屉推进推出三次:&0t;前天有个戴金丝眼镜的军医,点名要虎骨酒。&0t;她用捣药杵在柜台上敲出&0t;细菌&0t;的摩斯密码,&0t;说是给宪兵队的长官治风湿。&0t;
陈默会意地点头:&0t;我会在副刊写篇《药酒养生谈》。&0t;他将微型胶片藏进钢笔帽,&0t;告诉张医生,新到的滇南药材需要特殊炮制。&0t;
孙太太突然从柜台下拿出个油纸包:&0t;这是给林小姐的,她生前最爱我家的茯苓饼。&0t;陈默接过时,现饼馅里藏着张浸过醋的密信,展开后显现出&0t;苔藓已在樱花根下蔓延&0t;的字样。
巡逻队的脚步声渐渐远去,孙太太重新拉开防空帘。陈默注意到她的补丁围裙又多了块新布料——暗绿色的粗麻布,与南造千鹤茶室的榻榻米材质相同。
城隍庙的晨雾裹着霉米酸腐,陈默数着九曲桥的栏杆。每块青石板上都凝结着夜露,映出他模糊的倒影。桥洞下飘来《玉蜻蜓》的评弹曲调,弦索声里混着苏州河的腥气。当他数到第七根望柱时,卖蟋蟀罐的老头掀开草帘,陶罐底部的泛黄照片上,林蝶衣绣的《满江红》残片正在教会医院断墙间飘荡——那正是三年前她被日军包围的地方。
&0t;先生要看看蟋蟀罐吗?&0t;老头用竹片敲了敲陶罐,出空洞的回响。陈默注意到照片背面用米汤粘着力士香皂的包装纸,这是他们约定的安全信号。陈默观察了一下四周,并查看了对方头顶词条:【卖蟋蟀罐老头】
身份:前清秀才情报中转站负责人
当前词条:微型胶卷(袖口)、安全信号(香皂包装纸)、焦虑(运输遇阻)
心理活动:&0t;今天的怀表反光角度不对,他怎么还不拿胶卷?&0t;
陈默再确认安全后他将怀表放在罐口,镜面反射出老头藏在袖口的微型胶卷。
&0t;张老板,令郎的痢疾好些了吗?&0t;陈默故意用宁波口音问道,&0t;上个月在诊所看见他烧,可把师母急坏了。&0t;这是他们的暗语,&0t;痢疾&0t;指代药品短缺,&0t;宁波口音&0t;意味着情报紧急。
陈默刚问完此时老头头顶词条也随之改变:【张老板词条更新】
焦虑值:78→52
新词条:云南白药(药品已到)、防潮措施(运输问题)
一秒记住新域名 https://www.yueshuxsw.com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