足迹
1978合成系文豪
登录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411章 江弦我想跟了你 (第2页)

上一章目录存标签下一章

    吩咐完毕,江弦戴着太阳镜,非常潮流的骑着自行车去了一趟街办。
    街办那儿听明白他的来意,相当之高兴,戴着红袖标的老干部非常热情给江弦倒一杯茶,让他坐下细谈,温言细语,完全以上宾待之。
    就业不管啥时候都是个大问题。
    街道里头这几个待业青年找不到工作,能把他们街办的领导们给愁死。
    虽说如今距离大批知青返城,已经过了三四年的时间。
    国家分配了一批,下海了一批,又严打了一批,当年艰巨的就业情况,算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。
    不过每个街道里头,积攒的待业青年仍是不少。
    “这样,您给我说一下,一共需要多少人手,多少的男同志、多少的女同志”一位街道办的大妈,戴上老花镜,抽出笔准备记录。
    江弦轻咳一声,“一共要8个人,四个男同志、四个女同志,您也甭高兴的太早,我得跟您丑话说在前面,这批人来了以后算是实习,我得考察考察他们品行和业务水平,要是干不了,我还得撵回去。”
    “哟,您放心,只要干得不好,您撵,随便撵,这种人呐,他活该找不着活儿干。”
    如果条件允许,江弦其实还是更想招些大学生,毕竟待业青年的质量良莠不齐。
    可惜现在社会上流行一句话,叫“大学毕业生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”。
    这年头的大学生,一到毕业季,几乎全被用人单位抢光。
    据说京城汽车工业总公司的人事干部,每年一到分配季节,一早就要去市人事局坐镇,不然就抢不到大学生了,而且要人还不讲条件,只要拣到篮里就是菜,都是公司的宝贝。
    这种威风八面的待遇,反正后世的大学牲们是享受不到了。
    不过也就这么几年的好日子。
    到了1987年,那年京城有两万名大学毕业生参加分配,结果被用人单位退回的毕业生数量高达七百多人。
    这么多毕业生被退回,是之前从未有过的。
    也就从这年开始,用人单位和大学生开始互换姿态,以往的分配改成了挑选,“包办婚姻”改成了“自由恋爱”。
    《京城文学》编辑部。
    “周老师,我的稿子改好了!您看看。”余华恭恭敬敬的把稿子放到周燕如的办公桌上。
    周燕如抬起头,看他一眼,有些诧异。
    “这么快啊!你一天就全部都改好了?”
    “就改个光明一点结局而已这还不容易吗?用不了多长时间,嘿嘿。”余华腼腆的挠了挠头。
    周燕如的夸奖在他这里还是很受用的,这可是《京城文学》大编辑的夸奖,和以前那些小刊物都不一样。
    “哎呦,这度可够快的,你这孩子真聪明,有些作者在我们这儿住了半个月,一个月两个月都改不好,你一天就改好了!”周燕如感叹说,“我就见过一个人比你更快。”
    “谁啊?”
    这忽然间的峰回路转,搞得余华还有点吃味。
    毕竟在每个被夸作天才的人眼里,都不应该有一个比自己更天才的人才对。
    “你也别觉得沮丧。”
    周燕如看出了余华的心思,笑了笑,“那个人啊,你还是不要和他比了,能和他比的青年作家,很少很少。”
    “您是说”
    “当然是江弦了,除了他还有谁啊?”章德宁笑着插话进来,“我还记着呢,我那会儿跟他约着让他给我写个创作谈,晚上告诉他的,半夜我正睡着觉呢,他就给我送来了,这度跟提前准备好了一样。”
    “德宁来了,我给你介绍一下,这位是章德宁编辑,是组的组长,当年她也是江弦那篇《棋王》的编辑。”
    周燕如先笑着给余华介绍了章德宁,才给章德宁介绍余华。
    “这孩子叫余华,才岁,从南方来的,特别有意思,有种特别亲切的感觉。
    我告诉他他稿子的结尾有点灰暗,他跟我讨价还价,问我是不是写得光明一点就会给他表?

一秒记住新域名 https://www.yueshuxsw.com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