足迹
逆流年代: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
登录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二百四十五章 会亲家(第1页)

上一章目录存标签下一章

    香江,霍!
    只这三个字的信息量就足够了。
    李天明之前就曾想过,想要解决专利的问题,肯定要通过境外的代理人。
    只是没料到,这么一件小事,居然将红顶商人都给搬出来了。
    “你还听说过香江霍家?”
    “我就知道霍元甲!”
    李天明可不敢承认,他这个年纪,再加上相应的履历,跟香江霍家八竿子都打不着。
    王作先也没深究,在他看来李天明不知道霍家,实属正常。
    “还有一件事,上海的华生已经做出了和你们一样的电风扇。”
    听到这个消息,李天明并不觉得惊讶,以华生的技术实力,做不出来才值得奇怪呢。
    而且过去了这么长时间才仿制出来,已经算是慢的了。
    至于会不会形成竞争,李天明根本就不担心。
    计划经济时代,市场竞争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。
    以国内目前的生产能力,睡莲的市场空间根本不会受到太大的冲击。
    哪怕是改革开放以后,在年代之前,完全不需要考虑这个问题。
    至于以后?
    李家台子要么放弃电风扇市场,转型做别的,要么推出迭代产品,继续引领潮流。
    长江以南不好说,在华北地区,李天明有信心带着睡莲始终处于领先地位。
    “王主任,电风扇的相应专利,最好咱们也一起申请了。”
    呃?
    王作先一愣,笑道:“你不担心华生会抢了你们的营生,还在关心专利问题?”
    “华生不做,牡丹也会做,被自家人占了便宜,总好过被外国人占便宜好吧!”
    对此,李天明早就有了心理准备,他肯将新型的电风扇拿出来,就不怕国内同行仿制。
    如今这个全国一盘棋的大环境之下,有些事根本阻止不了。
    与其在这方面浪费心思,倒不如大方一点儿。
    只要别被外国人摘了桃子就好。
    “要是所有人都像你这么想就好了。”
    上面开会讨论专利问题的会议纪要,王作先了解过。
    有些人居然大言不惭的说这是全人类的财富,应该毫无保留的贡献出来。
    真是崽卖爷田心不疼。
    午饭是在市委食堂吃的,和李天明想象的不一样。
    堂堂市委提供的也只是一荤一素,主食是二合面的馒头,外带棒子面粥。
    这个年代,即便是身居高位,绝大多数人依旧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作风。
    不像后来……
    唉……
    吃过饭,李天明告辞离开。
    时间还早,便想着顺路去看看大莲,可还没到棉纺厂,就先遇上了。
    “你们这是……”
    今年8月份开始,从海城往永河县的公交车又加了一辆,始站正在棉纺厂附近的长河大桥。
    离得老远,李天明便看到李莲和孙长宁站在路边等车,一起的还有一对老夫妇。

一秒记住新域名 https://www.yueshuxsw.com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